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专家学者共话茶产业发展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专家学者共话茶产业发展

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极其特别的一席之地。它在蜿蜒的历史长河中,在千百年的烟波流转里,历久弥新。

在茶叶消费场景日渐多元,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科技助力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海南茶产业面对怎样的机遇?未来又应该如何稳步发展?

12月30日,在2023三亚丝路茶业论坛上,来自茶产业的专家学者、茶人茶友共聚一堂,共话未来茶产业发展趋势、推动茶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海南茶产业影响力,力求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大背景下,让新时代“茶香”源远流长。

因茶际会

一片绿叶蕴含悠久历史

因为有文化的加持,茶叶就不仅仅是一片树叶而已;在众多人心中,茶不只是解渴的饮品,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

“茶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商品,承载着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形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认为,茶对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茶叶产区,海南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突出,也让海南这片氤氲着清新醇厚茶香的土地孕育出了独特的采茶文化。

清末《定安县志》介绍,每年清明节前后,采茶人会成群结队,甚至组成百余人的队伍进山找茶,白天采茶,晚上就睡在山里。他们以茶叶散发出来的清香之气来判断老嫩程度,早间闻到香气,茶叶一般比较鲜嫩,若是下午3时到5时的茶叶,就偏老了。

琼岛的茶文化就在种茶、采茶、制茶、沏茶、品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而文人墨客的广泛参与,又为茶文化增添了新的韵味。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东坡在海南所作的《汲江煎茶》,详细描述了取水、烹茶、饮茶的全过程,细腻的笔法、周到的刻画,是中国咏茶诗词中少见的佳作。

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德新看来,苏东坡、丁谓等人在海南开展的茶事活动,创作的众多经典茶诗,不仅是中国茶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海南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茶会友,不仅是今日的论坛。千百年来,琼崖文人墨客煮茶论道,在杯杯茶水中、缕缕茶香里,展开了对大自然的探索以及对哲理的深度思考,在滚烫中沉浮,在艰难中磨砺,绵延不绝的活水,濡养了历代琼崖学子,积淀出余味悠长、芳香四溢的崖州文化历史底蕴。

成长困扰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

在我国,茶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

在清晨走进位于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有机茶园,山峦雾霭的仙境里,茶农正忙着采摘早春茶。随着当地制定了完整的生态旅游规划,将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以“企业+村集体经济”的模式推动茶产业发展,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中国茶产业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通过放缓增速、微调结构,正在完成茶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王庆说,在新茶饮、花草茶及茶衍生品等新消费增长极继续拓展的同时,“围炉煮茶”“宋代点茶”等茶文化现象也次第涌现,而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为中国茶产业夯实了发展底气。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区、市)的茶园总面积为4995.4万亩,同比增加99.31万亩;茶叶产量继续稳增,全国干毛茶总产量为318.1万吨。

茶产业是富民产业,也是绿色产业。“过去茶产业发展以种茶、加工茶为主,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鲁成银说,但随着产能过剩、劳动力紧缺等问题凸显,茶农增收、产业增效、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把目光转向海南,海南茶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之时,同样面临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茶产业是海南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海南茶便名声在外。“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海南茶叶品质独特,发展潜力较大。”王庆说,但不可忽视的是,海南茶产业发展面临产业整体规模小、茶园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以及从业人员数量和整体水平有限等问题。

群英破题

“小茶叶”做好经济“大文章”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传播与传承,需要发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认为,促进茶产业发展,不仅要做好传承和保护,还要与时俱进,旧中见新、新中有根。

思潮共论,群英破题。当天的论坛中,嘉宾们聚焦茶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展开热烈交流探讨,让海南的茶香穿越历史、飘向未来。

“农业生产靠良种,培育优良的种源是跳出海南茶产品同质化怪圈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亮提出,三亚要依托南繁优势,挖掘、保护和研究海南本土古茶树资源,带动海南茶产业提质增效,让市场和消费者重新认识海南茶。

品牌响则产业盛,品牌强则产业强。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建高质量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包小村呼吁,政府、行业、企业、茶农要形成整体,政研学产商联动,集聚所有资源合力打造优质品牌。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则着眼于“茶科技”建言:“绿意盎然的茶产业要实现‘长青’,必须厚植于科技沃土,进而推动和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如何沿着“一带一路”构建全新的“茶香通道”,推动海南茶业继续扬帆丝路、香飘万里?

“可以围绕建设‘国际茶文化沉浸旅游区’‘国际茶叶自由贸易港’两大目标进行发力。”鲁成银介绍,海南可以依托区位、政策优势,深入挖掘自然、人文、民族元素,在茶叶仓储、物流、国际电商、茶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持续发力,重塑海南茶形象,带动海南茶产业提质增效。

(本报三亚12月30日电)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 李梦楠 徐慧玲,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